西亚势力把持亚足联东亚足球自立门户不现实

编辑:  来源:JRS直播  2024-04-14 12:47:38

东亚足球独立自主是不现实的

U23亚洲杯上,中国队遭遇伊朗裁判争议判罚,最终无缘小组赛。 赛后,中国足协向亚足联提交了书面抗议,但没有得到回应。

中国队对阵卡塔尔队时,亚足联选择了一名西亚籍裁判执法,比赛监督也来自同组对手乌兹别克斯坦。 这显然不符合回避原则。 事实上,中国队在比赛中遭受裁判损失的情况不只一次两次。 为此,愤怒的中国球迷在U23亚洲杯上发起了“空场”行动。 甚至有人建议,如果这次不做出解释,中国足球就应该退出亚足联,转投其他大陆足协或者组建东亚足联。

记者于国伟

亚洲球队有改变目标的先例

众所周知,国际足联下设欧洲、亚洲、非洲、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南美洲、大洋洲六个地区组织。 但各大陆组织的附属协会会员并没有严格按照地域管辖范围划分。 例如,原本隶属于亚足联的以色列和哈萨克斯坦队转投欧足联,而隶属于大洋洲的澳大利亚足球队现在参加亚洲赛事。

以色列足球队首次参加亚洲赛事,还获得了亚洲杯冠军。 由于海湾地区政治局势复杂,以色列与西亚周边国家关系相对紧张。 西亚势力在亚足联内部非常强大。 1974年,以色列足协被亚足联开除,后加入欧足联。

哈萨克斯坦独立后,首先加入亚足联,参加1998年法国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 哈萨克斯坦队最终未能晋级。 他们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决定退出亚足联,随后改变隶属关系。 欧足联。

此外东亚足球协会,土耳其、塞浦路斯、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等地理上属于亚洲或横跨亚欧的国家也选择加入欧足联。

有进步,也有退出。 澳大利亚原本属于大洋洲足联,2006年加入亚足联。此前,大洋洲只有0.5个世界杯名额。 澳大利亚作为大洋洲足球的绝对领头羊,必须与南美或北美球队进行附加赛才能确定世界杯参赛资格,难度相对较大。 自离开大学加盟亚洲以来,澳大利亚已连续三届进入世界杯决赛圈,分别是2010年、2014年和2018年。

当然,跨越大洲更换家庭并不容易。 土耳其和哈萨克斯坦横跨欧亚大陆,地理位置接近,历史、政治、文化相似。

澳大利亚漂洋过海加入亚洲也有一定的历史渊源。 往届世界杯预选赛中,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球队都是从同一地区选拔出来的。 1982年世界杯亚太区预选赛,苏永顺执教的国足最后一场以1:2落败,未能出线。 对手来自大洋洲。 新西兰队。

东亚足球独立自主是不现实的

从上述换门球队的背景来看,他们需要有一定的地理、文化或历史渊源。 中国足球效仿退出亚洲、加入欧洲是完全不现实的。

那么,基于东亚杯的思路,我们是否可以联合周边国家或地区的足协,组建一个独立的东亚足联或者亚太足联呢?

事实上,一些东亚、南亚会员足协早已对亚足联始终被西亚势力主导的现状感到不满。 2009年,日本足协副主席小仓淳二提出将亚足联拆分,东亚区和西亚区分别参加世界杯预赛东亚足球协会,以避免跨越八个时区的疲劳,也能保护球员、提高比赛质量。 。

这个建议显然不会得到亚足联的认可。 有趣的是,随着东亚球队在亚冠联赛中的强势表现,尤其是2013年亚冠四分之一决赛,恒大以总比分6:1淘汰了卡塔尔豪门列赫维亚,震惊了整个西亚足坛。 亚足联西亚代表以赛制不同为借口,要求改革。 他们认为西亚联赛是多年赛制,每年8月和9月的亚冠淘汰赛对西亚球队影响很大。 这导致了东亚和西亚在决赛中相遇的提议。

显然,这一提议的真正用意是确保有一支西亚球队进入决赛,从而打破东亚球队对亚冠成绩的垄断。 自2015年起东亚足球协会,亚冠联赛分为东、西赛区。 这也说明西亚势力在亚足联拥有强大的话语权。

2014年巴西世界杯后,日本足协提出将东亚、南亚和大洋洲合并为亚太足联,这在区域内职业联赛交流的空间和完善方面具有特殊优势。

不过,亚足联无论是维拉潘还是萨勒曼,显然都希望依靠亚洲整体在国际足联中尊重自己,并且一直反对东亚和西亚的分裂。 没有亚足联的支持,创建亚太足联的想法肯定不会得到国际足联的认可。

相关链接:

为抑制俱乐部过度“烧钱”,欧足联拟设立奢侈税

亚足联罚款:香港足协因球迷嘘国歌被罚款

国际足联“女子足球节”北京站启动 拓展女足基础

FIFA项目启动雪域高原,助力藏族女孩追寻足球梦想

  • 上一条:中国足协常务副主席张剑接任新一届东亚足联轮值主席
  • 下一条:哈维:未来四周里将会系紧鞋带踢好我最后几场比赛
  • 相关文章